正月里的阳光透过薄云,洒在筒子楼走廊上。
陈继业拎着油纸包站在林家门前,笑容里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感慨:"大海同志,没想到在省城又见面了。"
他旁边的妻子阮红梅点头示意。
后头的陈霄手里网兜里装着一兜子苹果和两瓶本地产的米酒。
"大哥、大嫂新年好,快里边请。"
林大海侧身让客时,目光在陈霄身上短暂停留,"我也是碰巧调来省城。"
屋里,林惠正往杯子里倒水,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泛红的脸颊。
"当年要不是你们父女,我可就要交代在那里了。"
陈继业转头朝儿子使了个眼色,"现在孩子们又机缘巧合地碰上了面。"
陈霄会意,上前一步恭敬道:"林叔叔好。"
"是个俊朗的后生。"林大海点点头,对于缘分一说却只字不提,把这场拜访定性为单纯的恩情往来。
陈继业何等精明,不过事情急不来,顺势聊起省城新开通的电车线路。
寒暄间,刘芳和林美挎着装有瑕疵品的篮子走了进来。
"这是…"刘芳看到屋里多了几个陌生人,话音戛然而止,下意识把篮子往身后藏了藏。
林大海介绍:"这是当年在村里救过的陈同志,他爱人阮同志,儿子陈霄。"
转头又对陈家三口道:"这是我屋里人刘芳,小女儿林美。"
双方礼貌打过招呼后,
阮红梅的目光在林家姐妹身上细细打量了一番,温和地笑着说:"刘同志好福气,两个闺女都这么标致。"
说着从外套内袋掏出两个纸角折得方正的红纸包,"过年讨个彩头。"
林惠和林美不约而同地看向父母。
"那咱们就都图个顺顺利利!"刘芳转身从五斗柜抽屉里取出个红封,递给陈霄:"新年顺遂。"
三个小辈拿着利是,乖乖巧巧地坐在一边。
林美悄悄打量着身旁的两人——林惠面有羞涩,陈霄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头。
"这怎么和我当初不一样啊?"
来福在她意识里不怕死地轻笑:"人家这是正经做派。"
"你没说他们家坏话,是没查到什么?"
"无。"来福回答得干脆利落,又补充了句,"陈年旧事不好查。"
"无~"林美闲得发慌,开始无理取闹,"惜字如金的,来福你变了。"
来福沉默了几秒:"你不是说有一款人设叫'高冷'吗?我学着点。"
"还人设,我看你是猪瘾犯了吧!死装死装的。"
"……"
送走陈家人后,刘芳轻轻带上大门,转身就忍不住感叹:"这家人真讲究。"
她手指抚过桌面——"吃饭不言语,喝水不出声的,杯子连个水印子都没留下。"
林大海闻言笑了:"陈继业55年就戴着手表,提着公文包。"
言下之意,大家都懂。
林美蹭到林惠身边,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姐姐:"姐,你们是怎么看对眼的啊?"
这话引得正在收拾茶杯的林大海和刘芳都转过头来。
"就是…我们性格挺合得来的。"
"这么笼统的吗?你看我当年…"
"哎哟,你还'当年'呢!"林大海笑话她。
"哎呀!"
林惠笑着拉过妹妹的手安抚,终于多说了几句。
总的来说就是陈霄虽然话不多,但细心体贴,
最难得的是,他从不像其他男同志那样,总想着要"指导"她工作。
几人听得点点头。
夜深人静时,两姐妹的房间里。
"美美,"林惠翻了个身,"你当初处对象时,是什么样的心情?"
"啊?"林美盯着天花板上蜿蜒的水渍痕迹,像在看一幅抽象画,"就…挺开心的。"
当年虽然谈的不是甜的冒泡的恋爱,但以她万事以己为先的性子,倒也乐在其中。
"你说,"林惠不知想到了什么,征询妹妹的意见,"阿爸阿妈能同意我的事吗?"
"要是陈家没问题,"林美估摸着,"陈霄对你也好的话,应该会同意吧。"
林惠轻轻"嗯"了声,将被子往上拉了拉,遮住微微上扬的嘴角。
说起对象,林美不禁想起方家。
春节互访时,许英阿姨坐在藤椅上,手指灵巧地剥着橘子,"大学都停课了,"
橘皮的清香在屋里弥散开来,
"思齐这孩子把陈子衿那档子麻烦事处理妥当后…居然还想去部队应急医疗队。"
方思齐解释:"部队医疗队是现在最理想的地方,那里更…更清净,也能学到医学上的真东西。"
"祝一切顺利。"林美记得自己当时这样说。
话音落下时,屋里突然静得出奇。
>>>点击查看《年代捡漏文:我就蹭蹭》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