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 页 > 科幻小说 > 妄想序列 > 妄想序列目录 > 章节目录 48.阿列夫不动点(第1页/共2页)
返回目录 | 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收藏本页
瀛椾綋绫诲瀷:鑳屾櫙棰滆壊 瀛椾綋棰滆壊 瀛椾綋澶у皬 榧犳爣鍙屽嚮婊氬睆 (1-10锛�1鏈€鎱紝10鏈€蹇級

 

妄想序列 章节目录 48.阿列夫不动点(第1页/共2页)


****3*6*0**小**说**阅**读**网**欢**迎**您****

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,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    1.广义序数。

    教会普通人都有能力手搓广义序数。

    2.阿列夫不动点系列(落后的定义)及计算器

    f(x)>x,有f(x)必然有f(f(x)),f(f(f(x)))……

    所谓不动点,即f(x)=x,

    将阿列夫数代入不动点,我们可得阿列夫不动点(ω_a=a)。

    这其中包含阿列夫第一个不动点,阿列夫第二个不动点……

    阿列夫第一个不动点>一切阿列夫数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阿列夫个数不动点:

    定义关系式g(x)=阿列夫第x+1个不动点。

    g(x)=x即为阿列夫个数不动点。

    阿列夫第一个个数不动点>一切阿列夫不动点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阿列夫层数不动点:

    定义关系式:g(x)=阿列夫第x+1个个数不动点。

    g(x)=x即为阿列夫层数不动点。

    阿列夫第一个层数不动点>一切阿列夫个数不动点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按照此套路如此类推,可继续得“阿列夫塔数不动点”“阿列夫塔群不动点”“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阿列夫不动点计算器:

    一元函数φ(x)=阿列夫第x+1个不动点。

    φ(x)的弱极限为φ(ω),可继续嵌套得φ(φ(ω)),此为第二弱极限,φ(φ(φ(ω)))此为第三弱极限……

    这一切弱极限的极限为φ(φ(……φ(φ(ω))……))(省略号代表能塞多少φ塞多少,塞不下为止),我们用φ(Ω)代指该极限,我们称之为第一个强极限。

    φ(Ω+1)=φ(Ω)的基础上,将0到φ(Ω)的路程再走一遍。

    φ(φ(Ω))我们称之为第二强极限。

    φ(φ(φ(Ω)))我们称之为第三强极限……

    这一切强极限的极限我们写作φ(φ(……φ(φ(Ω))))=φ(1,0)。

    φ(1,0)是二元函数φ的起点,它有两个变量,我们分别称之为“左变量”“右变量”,1就是个左变量,0是一个右变量。

    右变量相当于一元函数φ,它需要经历一元函数φ的一切,才能使左变量“+1”

    第一个弱极限是φ(ω,ω),第二个弱极限是φ(φ(ω,ω),φ(ω,ω))……

    第一个强极限是φ(φ(φ(……φ(ω,ω),φ(ω,ω)……),φ(……φ(ω,ω),φ(ω,ω)……)),φ(φ(……φ(ω,ω)),φ(……φ(ω,ω))……))。我们简写为φ(Ω,Ω)。

    第二个强极限为φ(φ(Ω,Ω),φ(Ω,Ω))……

    强极限的极限为φ(φ(φ(……φ(Ω,Ω),φ(Ω,Ω)……),φ(……φ(Ω,Ω),φ(Ω,Ω)……)),φ(φ(……φ(Ω,Ω)),φ(……φ(Ω,Ω))……)),是三元函数φ的起点——φ(1,0,0)。

    三元函数φ有三个变量,我们从左往右依次称之为左变量,中变量,右变量,左变量必须经历一元函数φ的一切才能使中变量“+1”,中变量+左变量必须经历二元函数φ经历的一切才能使左变量+1……同样,三元函数φ的弱极限的极限,也就是第一个强极限简写为“φ(Ω,Ω,Ω)”,强极限的极限为四元函数φ的起点——φ(1,0,0,0)……

    如此类推可以继续出现五元函数φ,六元函数φ……ω元函数φ……阿列夫数元函数φ……阿列夫不动点元函数φ。

    当φ计算器穷尽阿列夫不动点的力量后,也就是完成了一切阿列夫不动点元的函数φ后,我会会得到一个一元函数φ的起点,写作φ_1(1),它只有一个变量,我们称作单变量……需要将走过的路再走一遍才能使φ_1的单变量“+1”!

    后面还有φ_1(1,0),φ_1(2,0)……φ_2,φ_3……φ_ω……φ_φ……φ_φ_φ…………

    而这一切都是阿列夫不动点的领域,远小于阿列夫第一个个数不动点,哪怕是不动点的不动点,不动点的不动点的不动点……皆是如此,对于不动点,个数不动点是具备最强的不可达性质!

    层数不动点,塔数不动点……等等等,皆是如此。

    同样,也可以将该阿列夫不动点计算器变为阿列夫个数不动点计算器,阿列夫层数不动点计算器……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定义计算器或计数器:

    φ(1)=阿列夫第一个不动点,φ(2)=阿列夫第一个个数不动点,φ(3)=阿列夫第一个层数不动点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3.数学层次。

    阶层体系来源、诞生于数学层次设定可以看做是数学层次设定的简化版与折叠版、阉割
>>>点击查看《妄想序列》最新章节